把主權交給神
2013-07-20 | 記者李容珍
一般有「你不理財,財也不理你」的說法,到底如何從聖經理財觀來理財,能夠得神喜悅、能夠榮耀神?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理事長、中華化工董事長干文元認為,運用聖經財務觀,最終是人與神的關係,我們願不願意把主權交給神。整本聖經都在談「神的救恩」,就是承認耶穌基督是主,我們願意把主權交給祂。
他引用申命記十章14節「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屬耶和華你的神。」、詩篇廿四篇1節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耶和華」說,當我們願意交託的時候,不論對個人或事業經營者最大的好處是「壓力釋放」,重擔不用扛在自己身上,路也可以走得更長久。
我們不過是管家身份
干文元分析,聖經談財務的教導有三個方面:如何「運用」、「管理」和「賺取」錢財。冠冕真道理財協會的教導,主要是如何花費和管理錢財。在支出和管理方面,聖經主要教導如何妥善運用錢財,不要奓侈浪費。
他強調,理財最大的原則是「把主權交給神」,我們不過是「管家」的角色,有智慧地善加運用管理錢財。「把主權交給神」的意義和目的,主要是我們將錢財運用管理,願意用在神的事工,幫助貧窮弱勢。
專注與人關係連結
看過猶太拉比丹尼爾‧拉賓(Rabbi Daniel Lapin)所寫的《猶太人致富金律》的干文元認為,這本書主要是將摩西五經律法原則運用在生活、工作和經商,所以果效很好,特別在經商方面。在職場或經商方面,猶太人強調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從孝敬父母開始,就是下對上的人際關係運用;在生意場合,擴大到人脈的連結,都是用聖經的愛心、誠實、正直與人交往,而非利害關係的連結。在交往的過程,重視別人的需要,願意為別人服務,也因此與人建立關係中,在自己的職場中也運用得上。
猶太人為何佔少數,卻在商場上非常成功?他認為,一方面猶太人之間,在各行各業都很團結,另一方面他們也重視在猶太人領域的連結。賺取財富,在猶太人角度不是如何用盡心力去賺取錢財,而是專注在與人關係的連結。他們認為,在社會不適合單打獨鬥,單打獨鬥也不會成功,必須要與人更多連結。現在社會環境競爭變化很多,團隊的合作對複雜的社會也是比較有效的方式,所以我們不要自認為:「靠我一個人力量,才能做到完美!」
神賜錢財照顧員工
書中也提到現今媒體對「企業家」多半用「負面」的角度,視為「奸商」,是造成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禍首。但是這些評價和形象,也對於猶太教徒或基督徒的企業經營者有所提醒與借鏡,因此書中不斷提醒,從舊約亞伯拉罕開始,那些偉大的聖經人物都是很有錢,但是他們的生命、品格,與神的關係都非常好的人。現今基督徒或猶太企業家,也應學習這些人,不但把焦點放在錢財上,也不要因著社會的評價,忘了自己該做的事。如果企業經營得好,就是在照顧企業的員工和家庭,但很多人卻忘記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他說,雖然我們不必刻意提醒到底做了哪些好事,只要去做到神要我們該做的事,從心裡和生命去遵行神的法則,應用在企業經營裡。
談到一般人在財務處理的問題,干文元認為,多半是入不敷出,經商的財務運用、操作,也可能是花費過度,由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善,常將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沒有效率系統的管理。上述這些行為現象,歸結於「價值觀的錯亂」,沒有按照聖經的原則,作忠心良善的管家。沒有將財務的主權交給神,人就會有私慾、貪念。由於不正確的企業經營觀,如以小博大、妄想賺大錢,不擇手段獲利,就會帶來負面效應。
雖然滿多基督徒也在同樣的光景,最終歸結都是在於一個人的沒有「把主權交給神」的生命問題,以及作一個「忠心良善的好管家」的價值觀問題。
我們不過是管理者
他說,冠冕真道理財從聖經的教導,有助於對個人收支達到理想狀態,也有針對組織的管理,或是企業的經營裡,如在財務、市場、業務、領導等功能性的運作,讓參與學習的人都有很多的省悟,而這些都根結於「神完全的主權」和「人完全的順服」。
當我們願意承認神完全的主權,就願意完全的交託;當我們願意交託,把神放在第一位時,錢財就不會看得那麼重。企業經營也是一樣,雖然身為董事長,即使是上市公司,股東很多,但是對神也願意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管理者」,而不是認為自己十足可以做任何決定的人,而是在做決策的過程,能夠尋求是合乎神旨意的。
干文元說,不論是人事、業務或組織等各樣事情的處理,都是一樣。就算是對自己領導的組織,也能展現自己是一個管理者,而是在人來看是謙卑的帶頭姿態,這就是「管家」的生命,當我們愈不承認自己是權威的帶頭角色,下面的人反而願意跟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