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溫柔─最有力的武器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5節、十一章28-29節;詩篇三十一篇11節;腓立比書二章5-8

今天我們的產業、我們的土地就是人,我們若像耶和華上帝,就會得到產業。因為擁有耶穌,就得到一群對準耶穌的人,這就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產業!

這個禮拜的主日信息是「溫柔之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這一個福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奇怪,溫柔和土地有甚麼關係?在耶穌那個時代,猶太人若聽到這個信息,一定會馬上跳起來,特別是奮銳黨─用暴力奪取國家及土地的人,是不會接受這個的;使用武力都不見得能得到土地,溫柔的人怎麼可能得到?換做是現在,基督徒大概也會被當作神經病─做房地產的人都是很激進的,要快、狠、準,千萬不能慢;溫柔怎麼會跟做房地產有關係?

如果我們不瞭解八福的脈絡是甚麼,一定會覺得很怪。溫柔之福跟前面提過的福一樣,不能直接照著中文字面上的順序去解讀,否則很容易落入一個陷阱:「到底要多溫柔,才會得著土地?」我們常常怎麼看都不覺得自己哪裏溫柔─姊妹很謙卑,常常都謙稱她們不溫柔;弟兄比較好面子,嘴巴不會講出來,但並不代表在溫柔的態度上有比姊妹們高明到哪裏去。若是這個祝福有「標準」,那麼看來我們都很難達成、都很難承受地土。倘或如此,很容易陷入絕望的感覺裏面。那麼,到底「溫柔之福」所要傳達的信息是甚麼?

地土的意義

「亞伯拉罕之約」中的地土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從字面上,我們就能瞭解「溫柔之福」和地土有關係。詩篇卅七篇11節也提到地土:「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中文聖經翻譯成「地土」,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知道的「土地」,承受地土,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承受產業。到底「溫柔」跟「承受產業」有甚麼關係?

講到土地,我們應該馬上聯想到的是亞伯拉罕之約。上帝和亞伯拉罕的約裏面,祂給了亞伯拉罕許多應許,有土地、有後裔、有人民、有國家。「土地」、「應許之地」常被以色列人用來代表上帝所給祂的百姓的一切產業,土地預表上帝的恩典,所有上帝要給亞伯拉罕的祝福,是用土地、用應許之地來代表。

我們要瞭解亞伯拉罕之約的中心思想。亞伯拉罕之約是一個恩典之約,就是上帝要賜福給亞伯拉罕及祂的百姓,要讓亞伯拉罕跟他的後裔享受物質跟非物質的應許。物質的部分就是賴以為生的東西,包括土地;非物質的部分,指的就是平安跟喜樂。這也是詩篇卅七篇所提到的,溫柔的人─就是謙卑的人─會有喜樂、會有平安、會有土地。這些祝福的內容,全都包括在亞伯拉罕之約裏面。

上帝要給亞伯拉罕的恩典有兩大部分:第一,無論是土地、人民、國家,都是上帝賜給他們的恩典,讓他們可以享受,就好像回到伊甸園裏面,因為在伊甸園裏面,所有的創造都是好的,上帝把一切都給了祂的百姓。第二,當人領受了上帝的恩典要去分享。上帝說:「在伊甸園裏面,不只是享受我的創造,你們得要工作……。」人是照耶和華的形像造的,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是要服事的(參創世記一:28)。人受造的目的,不只是要享受上帝,也是要榮耀祂、服事祂。亞伯拉罕之約就是要回到人墮落前,當上帝要給人祝福的時候。上帝要亞伯拉罕在這墮落的世界,成為上帝的見證,去祝福萬國萬民;當人看到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是以色列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知道上帝與他們同在並祝福他們,並且他們也要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

新約百姓的地土:永生
新約的百姓也要承受地土,因為我們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我們也要承受在耶穌基督裏一切屬靈的產業。上帝創立世界以先,已經預備好各樣屬靈的福氣,要賞賜給得到耶穌基督的人,包括物質的、非物質的;但是在新約,更強調非物質的祝福─特別是屬靈層面的祝福,因為物質的祝福終會過去,屬靈及屬上帝的才會長遠,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產業。「……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十四:17)公義的上帝會把我們從罪惡裏面拯救出來,我們會得到平安,我們跟上帝、跟人、跟自己都會有好的關係,會有很大的滿足跟喜樂。

上帝要賜給我們平安加上喜樂─就是安息,這就是恩典。新約的百姓能得享恩典,就是能得享安息。上帝花上六天創造,第七天祂就安息了,祂安息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人,讓人跟祂一起來享受祂的創造;而在新約,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重新為我們預備另外一個安息日的安息(參希伯來書四:9)。舊約的百姓不信透過安息才能進入平安跟喜樂裏面,因著這樣的不信,所以沒有辦法得到應許之地。

永生就是負耶穌的軛、享安息
新約百姓的地土就是在耶穌基督裏面一切的祝福,地土就是耶穌基督的生命、就是永生。信耶穌就能得到永生,永生就是希伯來書四章所講的平安、喜樂、安息,也是羅馬書所提到的和平─就是我們說的喜樂;永生就是我們所承受的在耶穌基督裏面的產業及禮物,就是耶穌的生命,是一種自己能夠滿足,又能夠帶給別人滿足的生命。若只是自己享受,沒有分享,那不是永生;活在永生裏的人很願意分享,並且分享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永生一定跟安息、跟上帝、跟耶穌連結在一起。土地、永生、產業是上帝給我們的,甚麼樣的人能夠得著?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十一:28-29)得安息、享安息必須跟耶穌連結在一起,必須等候耶穌才會得到地土。

柔和謙卑是聖靈所結的果子
溫柔(柔和謙卑)是甚麼?是聖靈的果子,是認識耶穌之後所自然產生的新態度。我們要注意,不要想要透過我們的努力達到柔和謙卑,因為柔和謙卑是跟耶穌連結所自然產生的態度。當我們提到溫柔的時候,要知道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柔和謙卑是耶穌要給我們的禮物,千萬不要覺得這個軛是沉重的。下面接著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軛」是給牛用的,用來拉車、犁田,猶太人給牛用的軛是為每一隻牛專門訂做的,用在牠們的身上恰恰好,不會磨傷那隻牛的脖子。我們生命中要負的軛,也是上帝為我們量身訂做的。「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的意思就是,耶穌要把祂那種柔和謙卑的態度賞賜給我們。

溫柔的意義

瞭解甚麼是土地、甚麼是產業,再來瞭解甚麼是溫柔就比較容易。甚麼是溫柔?新約告訴我們三件關於溫柔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就是不爭、不搶、不奪。當我們已經得到天國,就可以不爭、不搶、不奪,因為凡我們所有的都是恩典!而且既然這一切應許已經都是我們的,又有甚麼好搶?因為我們已經進入天國、已經擁有,所以不需要去爭、去搶、去奪,凡我們所要的,上帝都已經賜給我們了。


第二,是不傷害別人,不對別人粗暴、不對別人亂發脾氣。溫柔之約是一個恩典之約,我們若是想要去祝福別人,那就一定不要傷害別人;倘若我們傷害別人,就會失去土地。我們如果瞭解土地的意義,就會瞭解為甚麼要用溫柔的態度對待別人。


第三,以溫暖、尊重、同理的態度祝福別人。土地的福分是跟人有關的,因為人才是最寶貴的。我們為甚麼要看重人?因為上帝預備了這一切都是為了人─亞伯拉罕之約、恩典之約,還有耶穌來到這世上所訂立的「新約」,都是上帝要把恩典賞賜給人的約。即便我們看一個人不太順眼,還是要竭力忍耐,不要傷害他。我們是因為有這樣的價值觀,才不會去傷害別人。雖然我們可能常常會覺得自己的脾氣難以控制,但還是會因為看重人的緣故,而想辦法去控制我們的脾氣。當我們試著去控制我們的脾氣時,溫柔的態度就會表現出來。我們會想盡辦法對別人溫暖、對別人尊重、對別人同理,因為我們要去祝福別人。

聖經中的溫柔人物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一個溫柔的人不需要去爭、去搶,就能得到地土、就會去祝福別人,因為單單如此行,上帝的國就會臨到他們,當這樣的人跟隨耶穌,他們就會生出溫柔、節制。跟隨上帝的人都是溫柔的,我們來看幾個聖經中提到的溫柔人物:

亞伯拉罕是一個溫柔的人,最寶貴的是他裏面對上帝的看法。他知道上帝是他的老闆,自己很富有,因此當羅得要跟他爭的時候,他一點也不擔心,即使羅得向他獅子大開口。他的心裏有很強的信心,因為他活在上帝與他立的約裏,他知道他的後台老闆很硬,所以溫柔就出來了。他肯定是很溫柔的。上帝要祝福你,你也會得到眾人的祝福;我們不需要彼此咒詛,因為我們有上帝作後盾,我們根本不需對人凶暴。

雅各比較麻煩一點,他一出生就想抓,上帝就讓他抓,但用困境熬練他,讓他知道他的肉體在哪裏;當他越來越認識耶和華上帝,他晚年可以變成一個溫柔的人。雅各跟我們比較像,比較能夠安慰我們。

約瑟儘管身處很壞的環境,但他仍然沒有口出惡言或是為自己爭取甚麼,他可以溫柔是因為自始至終上帝與他同在,使他所做的一切盡都順利,因為上帝的心意是要把他升高。

大衛也是一個溫柔的人,當掃羅追殺他的時候,他對掃羅的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因為他知道王位是上帝所賜的,不需要去爭,因此他仍然尊重掃羅─他深知掃羅是上帝所設立的權柄。因為他單單定睛在上帝的身上,所以他能夠溫柔。

耶穌是全世界最溫柔的人,祂擁有最大的產業、得到最多的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聖經人物,有一個全世界最溫柔的人,就是耶穌─祂完全不爭、不搶、不奪,完全依賴上帝,他不以強暴、謾罵待人、不以惡報惡,從來沒有這些惡行,祂只單單祝福別人。有一堆惡人圍在祂的身邊,隨時想要害祂,但祂卻在殺身之禍臨到己身的時候,還能吩咐彼得收刀入鞘(見約翰福音十八:11),完全不會生氣,因為祂跟上帝在一起,祂不需要生氣!耶穌就是單單把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神手裏,因此即便在祂最受苦的時候,面對很惡的惡人,祂還是能保持溫柔,知道自己不需要動血氣。雖然祂經歷了最大的惡,但祂不以惡報惡;雖然祂遭到了各種肉身和精神上的折磨,祂仍能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見路加福音廿三:34)這是最大的溫柔。腓立比書二章5-8節:「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耶穌的心─祂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溫柔、得到最大的土地。

我們來查考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0-12節,看看溫柔的結果是甚麼:「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或譯:祂獻本身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所以,我要使祂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祂將命傾倒,以致於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祂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耶穌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溫柔,因此上帝要把天上、地下最大的權柄以及產業賜給祂。

嚴格來說,今天我們的產業、我們的土地就是人,我們若像耶和華上帝,就會得到產業。因為擁有耶穌,就得到一群對準耶穌的人,這就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產業!地上有形的產業都會過去,但屬天的產業會跟著我們到天上;從地上一直到天上,有一群愛我們的人圍繞著我們,這真的是很棒的產業,可以幫助我們,即使面對死亡也不懼怕。

八福有環環相扣的關係

瞭解「土地」跟「溫柔」之間的關係後,我們也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溫柔跟虛心之間的關係。虛心之福跟所有福都有關係,靈裏貧窮是所有後面福氣心態的基礎。虛心是靈裏貧窮、放下老我,到公義的主的面前來,也就是謙卑;先有謙卑,後有溫柔,因為謙卑的人不堅持自己,不被老我充滿,可以得到耶穌,因此不會去爭、去搶、去奪,不會傷害別人,會尊重別人、祝福別人。謙卑跟溫柔是雙胞胎,心裏謙卑,才有辦法溫柔;當我們靈裏貧窮、謙卑、擁有耶穌以後,我們才會對人溫柔,沒有耶穌就沒有溫柔。

虛心,才能溫柔
虛心的人不會堅持己見,他只求上帝的意思,並且願意遵循祂的意思,因為天國的王是他的。然而,溫柔的態度並不會因為我們信了耶穌就自動發生,若我們還是活在自己的老我、活在自己的堅持裏面,對人就是沒有辦法溫柔。即使是基督化家庭的一分子,也會面臨爭執、衝突,因為我們的己很容易跑出來,所以當我們與家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也很容易會爭得面紅耳赤。
前一陣子,我們聚集了從南到北幾位牧者還有負責牧者國事論壇執行的幾個同工,討論如何復興跟轉化國家。談理念、談神學的時候都很容易,一旦談到實際的作法,就變得很不容易。今年國際家庭日義走的日期原定在56日,後來我們發現這個時間點不太好,因為很多孩子們隔天剛好都要考試;但一月在高雄開會時,其實有人表達五月不太恰當,可是又不太敢講,最後似乎是憑著一股氣勢就作了決定,忽略了一些相對微小的聲音。

當我們發現原訂的日期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但因事前已經在眾人面前作出了決定,所以要變動很需要充分交通。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全部放下自己的意見,同心合意地交通,最後作出了更改時間的重大決定─儘管海報跟傳單已經全部印刷完畢。當然,一定還是會冒出質疑的聲音,這些聲音會讓同工們感到害怕、有壓力,但我們的心要很柔軟,主一說話,要隨時可以改變。台灣教會這條船那麼巨大,要調頭著實不容易;但是我看到一群謙卑的人彼此同工,就帶出很不一樣的結果。既然已經作成決定,我們便馬上著手進行相關的調整和變動。愛盟的同工不斷問我:「楊哥,我們真的確定要改嗎?幾千件的印刷品就要這樣浪費掉了……。」這個時候,改才是不堅持己見、才是順服。不能只顧自己,大家都要想著怎麼榮耀耶穌才會最好;能夠幫助人,我們就去做。虛心會帶出溫柔,不會傷害團隊,大家也才會越來越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謙卑從哪裏來?從跪下來禱告開始。"humility"這個字的拉丁文字根是"humus",就是地土;一個謙卑的人,就是會跪在土地上向上帝禱告、會跪在土地上洗別人腳上泥土的人,最後也是得著地土的人。謙卑作僕人,就是去服事人、服事上帝的人,倒空自己的人,就會產生謙卑、帶出溫柔。耶穌就是這個樣子,祂來到世界上,就是來服事人。虛心的人有福了,不但會帶出溫柔,還會得著地土,每個福都分不開,環環相扣。

哀慟得著安慰,才會溫柔
溫柔的人一定要先得著第二福,也就是哀慟之福。然而,當我們處在哀慟當中未得著安慰的時候,一定不會溫柔;一個因為被自己的罪、被別人的罪所傷的人,因此哀慟、受傷,卻沒有得到醫治、得到力量,這樣的人一定不會溫柔、一定會傷人。

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家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一個受傷的人會去傷害別人。最近有一個電玩遊戲叫作憤怒鳥,我原本不知道這個遊戲,後來聽大家都在講,就去查了一下到底甚麼是憤怒鳥,也順便查了一下這個遊戲產生的背景。憤怒鳥充滿憤怒,這是二○○九年發明的一個電玩遊戲,因為二○○九年全球失業的狀況都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峰,很多人因為對經濟體系、對政府、對企業都感到極度不滿,卻無處發洩,於是創作了這樣一個遊戲來發洩,血腥、暴力等等都在裏面,很恐怖。這是一個憤怒鳥的世代,我們的罪傷害了我們自己,別人的罪也傷害了我們,如果我們沒有尋求主、沒有得到醫治,持續停在那樣一種憤怒的情緒裏面,那麼不僅無法成為溫柔的人,連一些本來應該屬於我們的「地土」也會沒有了─家人不理我們、同事不理我們,再這樣繼續憤怒下去,到最後所有的弟兄姊妹、所有人都可能會離開我們。

作小組長的人特別要注意,因為我們裏面常常會受傷,受傷的人最容易憤怒,所以「七個釋放禱告」要每天做,每天都去處理、去面對我們裏面各樣的罪與負面情緒。教會牧者特別需要這樣的禱告,因為傳道人這個職務會容易受到傷害、產生怒氣,若是這些負面情緒沒有處理、不能饒恕,該怎麼辦?教會領袖若受到傷害,很容易會再去傷害別人。不只是教會的權柄,所有的權柄─總統、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都要學會溫柔,不然就麻煩了。我們不要只看見領袖外面的不溫柔,要看見他們裏面受到的傷,要常為國家社會的領袖禱告,為他們求醫治,他們得醫治才不會作出錯誤的決策傷害人,這點非常重要。一個得醫治、蒙安慰的人,才會得到土地。

一個見證
最近後勁教會有一位弟兄,他來到教會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全家人要在四月一號受洗。這位弟兄本來的生活很緊張,原本緊張到已經忘記怎麼笑;現在他吃得下去,笑得出來,並且對太太、對孩子變得異常溫柔。他的太太看到他的改變,就被他吸引,甚至跟著他一起來上教會課程的時候,就在課堂上決志要信耶穌。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國中二年級,一個國小二年級,比較小的那個,某一天,在崇拜結束後分小組,那個小弟兄就一直哭、一直哭,教會的同工問他為甚麼哭,他說:「你去問爸爸……。」其實我們的弟兄也不知道孩子為甚麼哭。有一天早上這位爸爸聽到上帝親自跟他說:「你的孩子受傷了,是我親自使他得到醫治。」他的兒子曾說:「只有爸爸知道。」果然上帝使這位弟兄知道他孩子為甚麼哭,只有得醫治的老男人才懂得小男人。當這位弟兄因為自己的哀慟得到醫治,他得到溫柔的心可以去對待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他的謙卑、溫柔讓他得到地土、得到全家!

溫柔的人必能承受地土,溫柔是很有力量的!溫柔不是懦弱無力,而是對上帝虛心、哀慟,對人不爭、不搶、不奪、不傷,會尊重別人,這樣的人會得到很多人。有一則故事在描述孔子和老子的一次互動:當老子很年老、牙齒都掉光的時候,孔老夫子去問他:「請問甚麼東西在這世界上是最有力量的?」這時,老子就把舌頭伸出來。老子用伸舌頭的動作回答孔子,意思就是說,連牙齒那麼硬的東西都掉光了,但是舌頭卻還在;舌頭是軟的,卻是很有力量的。聖靈也是如此─祂像火一樣,是很剛強的;但祂同時也似水,很溫柔,卻很有力量。耶穌是全世界最溫柔、最有能力的人,因為祂是全世界最虛心、同時也是最哀慟的人。

結語

溫柔的人不只自己非常懂得享受永生,而且會帶出對人的影響力。一個溫柔得像耶穌的人,就算只是坐在那邊,也會使人想要信耶穌。我想到我大學時代,台大植物系有一位教授棣慕華老師,他是貴格會的監督,同時也是牧師、美國籍宣教士。有一次他的助理問他:「老師,現在《宇宙光》正在打折,我們要不要趕快訂閱,再過一、二天折扣期就要結束。」棣牧師就說:「慢一點,我們等到折扣期過了再訂。」助理覺得非常驚訝,他就說:「做文字工作很辛苦,我們不要佔他們的便宜,我們要多支持文字工作!」這個助理當時還沒有信耶穌,但她看到棣老師這樣溫柔的舉動,讓她很想信耶穌。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會一直想祝福別人,這樣的祝福是很有能力的。你想不想像耶穌一樣,成為一個世界上最溫柔的人?當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就必得著溫柔的能力,能夠做出榮耀的見證,影響我們的家、影響我們的職場、影響我們的學校、影響我們的教會、影響這塊土地。



問題與討論
透過本篇信息,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溫柔的人嗎?你覺得自己在成為溫柔的人的過程中有哪些學習?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突破的?

你有為權柄禱告的習慣嗎?為權柄禱告不只會祝福權柄,也會帶給我們平安。從本篇信息,你得到哪些啟發?試著在小組中交通並立刻操練為權柄禱告。


十字架筆記:上帝透過本篇信息、本次聚會的整個過程,教導你要在甚麼事情上遵行上帝的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