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牽著孫子作禮拜,是一個阿嬤能給孫子最好的禮物

◎潘榮隆牧師
牽著孫子作禮拜,是一個阿嬤能給孫子最好的禮物。那個童年的畫像,他們將永遠銘記於心.......

「我在家裡陪孫子。」L嬤不好意思、紅著臉說。



 L嬤的兒子,這陣子比較忙,把孫子托給她照顧;主日,她就多次缺席了。
 我有點悵然;看著她,想起了自己的阿嬤。

 自從我阿公被灌醉了酒,遭人按押指印,一夜間大片祖產轉讓他人,他就這樣鬱鬱羞愧而逝,(多少平埔族的悲劇啊),我們家族便被掃蕩出石牌唭哩岸祖厝。守寡的阿嬤就隨著兒子,我的多桑,搬到士林鎮上,慈誠宮附近的小巷-那是我童年生長的地方。
 
    不善言語的阿嬤,從此變得更加沈默寡言。她經常拿著板凳,坐在門口,遑遑終日,望著街道上熙嚷往來的路人,恍神發呆─ —生只會農事的老人家,突然失去了老伴和土地,就沒了靈魂。

 一段日子後,她看著別人家提著籃子,裝著沈香、金箔與祭禮,到廟裡拜拜,聽說可以改運,也就跟着如法泡製。每天一早,阿嬤牽著我的手,緩步走到二條街外的廟口,向媽祖婆請安。
 
   「你去作伊的客子(註:義子),卡麥呼人欺負。」阿嬤說。

 我的童年畫像-阿嬤牽孫去拜拜,是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阿嬤一心要把最好的給孫子,一個能讓她平安度日的好信仰呢。

 那年當兵回來,阿嬤不幸溘然謝世。臨終之前,她老人家驚慌失措,整日尖叫「媽祖婆要來抓我」,不肯受人安慰。那個恐懼的景場,比我剛揮別的軍中震撼教育,還震撼我心。小時候,她慈祥老人家,牽著我的小手去拜拜,滿心敬虔,怎麼辭世之前,卻緊緊抓住我的雙臂,對她終日所崇拜的神明,驚恐吶喊不已,那個敬虔理當生出的平安、喜樂何處去了呢?-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啊。

 阿嬤一生單純善良,雖然有富可修橋鋪路、積功聚德,可也沒有作過損人害己、為惡多端之事,好歹總算是個循規蹈矩的良家婦人;何况,她還禮佛拜媽祖,幾近晨昏定省之勤順啊。為何這樣的老人家,沒有受到保庇、祝福呢?反而在臨逝之前,換得了驚恐悚懼、害怕不已。

 作為她的孫子,觀此景象,我深切知道,阿嬤的傳統信仰絕非我將來可以安身立命、聊以善終之道。

 喪禮之後,我便把過往研讀的佛、道經書,全然棄絕;從此,再也沒有回頭、絲毫綣念過。

 我的阿嬤,用她最後的一口氣,教導我一個生命的功課-那個負面的教材,是何等的代價、直教人心慟啊。

 「您可以帶孫子們,一起來作禮拜喔。」我跟L嬤說。

 牽著孫子作禮拜,是一個阿嬤能給孫子最好的禮物。那個童年的畫像,他們將永遠銘記於心、感謝你。何況,你給了他們一個正確的信仰,終有一日還可以在天上相見呢。

 我輕輕抱著L嬤,淚水已經滿了我的眼眶。

 (獻給我的阿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